政策解读

—— 打制经典·极致·可以传世的珠宝首饰藏品 ——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百名非遗传承人尽秀风采庆重阳

岁岁重阳,桑榆有暖;非遗匠心,薪火相传。百余名非遗传承人欢聚浦江县非遗馆内,以技艺展演、成果展示、荣誉表彰等形式,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节日温情的非遗盛宴,让重阳敬老传统与非遗匠心在互动中实现深度交融。


10月28日,由浦江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重阳佳节敬桑榆,非遗匠心润浦江”——暨非遗传承人优秀成果展示活动在浦江县非遗馆圆满落下帷幕。


浦江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冯阳标讲话指出,重阳节承载着敬老感恩的中华美德,而浦江非遗是本土文化的珍贵瑰宝,非遗传承人更是这份瑰宝的守护者与传承者。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传统节日的弘扬,更是对非遗匠心的致敬,希望以活动为纽带,让更多人走进浦江非遗、爱上浦江非遗,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新活力。


1.png

随后,2025年度县级优秀传承人表彰仪式隆重举行。在现场观众的掌声中,浦江十字花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明园、梨膏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清标等10位传承人领取荣誉证书。这份荣誉既是对他们坚守技艺、深耕传承的肯定,更激励着更多人投身非遗保护事业,让浦江非遗薪火永续。


表彰结束后,非遗传承人作品秀闪亮登场。朱瑞芳、黄海仙等非遗传承人将剪纸与服饰创意巧妙融合,把传统剪纸纹样活化为霞帔展现,尽显传统中式别致喜庆;麦秆剪贴作品精致典雅,天然麦秆通过匠心巧思化作兼具质感与美感的装饰;板凳龙大小龙头新老交替上场,鱼灯在竹丝上活灵活现。传承人精心创作的非遗手作——无论是纹理精致的木雕,还是图案典雅的布艺、造型精巧的竹编,色香味俱全的发糕、一根面,传统非遗元素与现代走秀形式碰撞出独特火花,让观众们进一步了解非遗与现代审美结合、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无限可能。


传统手工技艺秀罢,曲艺、戏剧高潮迭起——浦江乱弹、浦江道情等轮番上演,铿锵有力的唱腔、灵动娴熟的身段,演绎经典选段,尽显浦江腔调的豪迈韵味,台下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为整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除了非遗馆舞台秀外,还设置了非遗美食技艺体验区,热气腾腾的牛清汤、软糯香甜的发糕、口感绵密的清明馃依次摆放,还有传承人现场制作的一根面,细长均匀的面条在热气氤氲中下锅,煮熟后,浇上秘制酱料,筋道爽滑。传承人与观众穿梭其间,一边品尝地道非遗美食,一边交流技艺心得,切身感受浦江非遗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结,让文化传承更添烟火温
情。


2.png3.png


此次重阳非遗秀活动,既是一次非遗传承成果的汇报展示,也是一场温情满满的非遗技艺大联欢。它不仅让浦江非遗传承人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感受到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更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技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让非遗传承人感受到薪火相传代有人在的大家庭温暖,从而共同助力浦江非遗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