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执法检查报告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成效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题:从执法检查报告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成效新华社记者 周玮目前,我国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557项(包含3610个子项);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11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非物质
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召开23日至24日,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精神,总结好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坚持系统施策,全面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保障,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年10月16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全体党员全程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会后进行了交流讨论,10月17日第一时间召开全司党员大会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目标。报告指出“十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
生命·生活·生长——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探索诗画江南意,灵动江浙美。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势以“山、海、泽”为特色,七山一水两分田,饱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千年的历史长河积淀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铸造了这座瑰丽秀美的“非遗大省”。 大海孕育生命,江浙一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海而生,滋养出生生不息、开拓进取、包容向善的深厚人文底蕴。浙江拥有全国最长的6696公里海岸线,占
省文旅厅修订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我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年龄层次优化、梯次结构合理、覆盖范围广泛、充满传承活力的非遗保护传承群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修订